浙江水文大队欢迎您!
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浙江水文队:独辟“绿径”绘美景》
时间:[2022-11-24] 点击数:2717


微信图片_20221202133429.jpg

11月23日,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浙江水文队:独辟“绿径”绘美景》,全文如下:

独辟“绿径”绘美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浙江水文队”)坚持创新驱动、致力转型发展,主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积极参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智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为“美丽浙江”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锚定新目标  唱响山海经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加快绿色转型,一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在之江大地徐徐展开,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共富之路在山海之间蔚然铺就。

 浙江水文队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第一要务和第一追求,在全队开展地质工作如何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讨论,着力增强绿色发展的思想共识,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美丽中国、美丽浙江建设。

 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发源于丽水市百山祖山区。丽水市瓯江源头区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定的“三区四带”中的南方丘陵山地带——武夷山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地区,这里是百山祖冷杉、黑麂等中国特有珍惜濒危物种最后的基因保护地,也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

2020年底,浙江水文队承接了编制《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的任务。该方案因地制宜采取严格保护、自然恢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环境治理等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措施,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同治。不仅如此,方案编制注重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协调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变单要素专项工程治理为一体化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考虑了生态空间修复后的整体实效,实现了瓯江源头区域全要素、全流域、一体化的保护修复。

经过不懈努力,瓯江山水工程成功入围全国2021年度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项目,总投资55.3亿元,获中央资金20亿元,是迄今为止丽水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最多的单体项目。1.33万平方千米的项目实施面积,占浙江省陆域面积约十分之一,成为丽水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之一。

用自然的方式修复自然,如今,瓯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明显、面源污染压力减轻、生态产品价值逐步显现,一个生机勃勃、完整统一的生态系统,正在瓯江全流域加速形成。

情系山水间  守护生态美

近年来,浙江水文队深度服务生态修复,全面参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各类生态保护修复细分领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全面专业的技术支撑。

——地灾智防,保障公共安全。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是浙江地质服务社会民生的“金名片”。浙江水文队发挥地灾防治主力军作用,以“1+2+N”模式主动对接进驻宁波、舟山和台州3个地区共17个县市区。该队充分运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地灾智防”APP,全力协助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做好地灾防治相关工作,赢得了地方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向海而行,服务海洋强省。该队围绕浙江海洋强省、国际强港战略,聚焦海岸带地质环境和资源调查、强化多圈层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不断提高滨海城市和海域重大工程地质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成功支撑“东极海岛地质文化岛”获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

 ——全域整治,助力乡村蝶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已日益成为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把“金钥匙”。浙江水文队找准服务切入点,统筹土地、规划、水利、农业、地质、环保等专业人员,组建工作专班,精心编制《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方案》,助力项目成功入围自然资源部首批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此外,该队充分发挥地质专业特长,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项目。例如宁波海曙高桥镇六亩山、鄞江镇柴家、集士港镇山银岙等3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将矿山修复与渣土消纳相结合,使矿山重披绿衣的同时,也为城市建设解决了300余万立方米的渣土消纳。

迎接新挑战  助力碳目标

除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浙江水文队还以地热资源勘查传统优势,积极推进新型清洁能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积极探索地质碳汇研究新领域,力争以“碳减排”和“碳增汇”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首先,深耕地热资源勘查,助力碳减排。浙江水文队是浙江省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的中坚力量。10年来,该队先后完成两轮浙江省地热资源调查与区划,为全省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提供了方向;编著的《浙江地热》成为首部系列研究浙江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专著;主动参与中科院学部重点咨询项目——《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孵化出一批高含金量的科技成果,为地热资源勘查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开展地质碳汇研究,助力碳增汇。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认为,在地球圈层中岩石圈是最大的碳库,地质碳汇的潜力巨大。目前,浙江水文队正在着力推进地质碳汇研究与区划,大力开展地质碳汇封存潜力评估研究、岩溶碳汇本底调查,深度参与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和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建立,不断推进二氧化碳封存与利用和人为干预增汇手段研究,不断拓展地质碳汇的应用场景,努力提升地质碳汇在“双碳”工作中的地位和价值。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浙江水文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队将坚决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历史机遇,为生态文明建设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邵鹏 雷明 王琰)


 



Copyright © 2017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Co., Ltd. 

浙ICP备16024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