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地质院在杭州召开2025年度信息宣传工作会议,省水文队(浙江省宁波地质院)作了交流发言。近年来,大队始终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党的宣传工作优势,探索实践“133”工作法,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士气,为助力“一流地质院”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图|2025年4月3日,浙江省宁波地质院正式挂牌。
一是全员参与强机制,破解“谁来写”的难题。构建“党委管总、综办主抓、部门主战”的信息宣传工作体系,党委不定期专题研究信息宣传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带头主笔,分管领导选题出题、督促落实,综办牵头主抓、加强统筹,各部门协同联动、同向发力,形成“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度创新激活力,破解“怎么写”的难题。发布《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宣传工作的倡议信》,印发“骏马奖”评选和“蜗牛奖”认定办法(试行),将信息宣传纳入个人专项考核。建立“月部署+点评、季晾晒+通报、年考核+表彰”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各部门围绕自身重心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工作积极写稿。三是培训赋能提能力,破解“写得好”的难题。每年集中组织一次信息宣传业务培训,邀请资深媒体记者、专家讲授新闻写作、摄影技巧等知识,相互间加强交流学习。依托工作群开设“信息宣传小课堂”,实时分享精品宣传佳作,着力增强信息员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持续激发地质队员写作热情,充分利用手中的笔头,尽情书写大队地质事业、党建文化建设、先进人物、好人好事等事迹。
图|2025年5月28日,省水文队(浙江省宁波地质院)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一是筑牢政治根基,答好思想引领“必答题”。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宣传工作全过程,高站位开展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宣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广泛开展“第一议题”学习、青年理论宣讲,举办“学思践悟新思想”微党课比赛等特色活动,持续筑牢忠诚之基。二是聚焦中心工作,唱响服务大局“主旋律”。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信息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围绕大队重心工作,切实加强“找矿突破建新功”、“地灾一线”、“助力一流地质院建设”等宣传工作,全面展示地质人担纲使命、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营造出强信心、聚合力、鼓干劲的良好舆论环境。三是深化品牌建设,做亮创新发展“大文章”。《为矿山增储 为大地增绿——浙江省水文队以全新的公益事业体制履职,稳步续写事企分离改革“后半篇”文章》入选中国自然资源报“再出发—全国百家地质队风采展”,大队主要领导主笔的多篇地质科普文章获中国矿业报刊发,职工原创策划的《水文地质记忆》系列微视频获i自然客户端展播,目前已刊到第7期。此外还推出《清风劲吹“廉”花开》、《让地质智慧洒满共同富裕之路》等多篇长篇宣传,不断擦亮地质工作的显示度。
图|2025年6月5日,浙江省地质院劳模先进宣讲活动(第二场)在省水文队(浙江省宁波地质院)举行。
一是对内统筹,构建全流程闭环体系。对于高质量重要稿件,统筹信息宣传“策、采、编、审、发、转、评、赞”一体化运作,实现“一次策划、一链采集、多元传播、全面覆盖”的工作成效。事企分离改革三年以来,编发各类宣传报道800多篇,单篇最高阅读量突破20万人次。二是对上对接,强化信息报送精准度。建立与上级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紧扣重点工作部署报送信息,提高信息宣传稿件报送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高信息采用率。今年以来,获浙江地质录用信息宣传专稿13.97篇,位列区域队第一位。三是对外联动,拓展媒体合作新格局。主动对接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构建“报刊+网络+新媒体”的立体宣传网格。今年以来,在对外公开媒体和杂志刊文近40篇,特别是大队地质碳汇调查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央视网、光明网、学习强国、澎湃新闻等国家级和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为扩大浙江地质行业社会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