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文大队欢迎您!
天机云锦用在我----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改革发展之路
时间:[2014-12-29] 点击数:8760

天机云锦用在我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改革发展之路

 

在中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磨砺重塑和复兴的过程。他们取得的任何成绩都是在厚积薄发的长期积累和反复锻造的浴火重生中赢得的。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创业和发展、崛起和裂变、失落与奋起,无不凝聚着宏观经济发展曲折历程的影响以及地勘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独特精神,折射出他们的观念与行为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艰辛历程。

----权当题记

楔 子

浙江省地勘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全国地勘行业赫赫有名。她曾经被评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这个队就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努力开拓市场,坚持走市场化的发展之路,创造了令同行啧啧称奇的辉煌业绩,而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地勘行业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不妨先来领略一下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驻地-----宁波市的魅力与风采。从中,或许我们能够找到这个队之所以成为“常青树”的某些悠远的渊源与丰厚的人文底蕴。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史载,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取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境内有两湾一港,即三门湾、杭州湾、象山港。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宁波很早就已成了中外闻名的商埠。到了现今,宁波港作为国家大型港口,不但担负起宁波水路运输的重任,更成为浙江省乃至华东区域海运的重要集散地。

“无徽不成镇,无宁不成市”。以港兴城,宁波的新兴工商业迅速发展,成为宁波的一大名片。宁波人绝对不会满足于那种仅小富即安的小农经济。事实上,一百多年前,大批宁波商人就来到上海, “宁波帮”亦随着上海开埠通商蔚然成形,并成为全国四大商帮之一。据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就提出,“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600年前,宁波因“海定则波宁”这句气势磅礴的话而蜚声中外,600年后,宁波经济面朝大海,因海而兴。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如今的宁波市已是浙江省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0117月中旬,记者终于来到这座久负盛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透过车窗打量,鳞次栉比、造型美观的高楼拔地耸起,车辆在洁净的道路上井井有条有序地川流行驰,路边绿葱葱的树木,绿茸茸的草地,更让我这位久居北国的南方游子有了一种“江南好,风景谙依旧”的感觉。

 50多年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长期驻扎在宁波,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市场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给队上的干部职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耳濡目染,他们不仅领略了这种地域文化,更是吸取了其中丰富的营养,他们将这种文化与地勘人特有的‘三光荣’精神有机融合,水乳交融,从而形成了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独特的企业精神。”在大队办公大楼前,前来迎接记者的该队到任不久的党委书记陈林勇向记者介绍起这座城市以及该队的企业文化时,已经如数家珍,同时,话语中流露出一种深深地自豪感。

那么,在宁波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到底是如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并赢得了令同行们惊愕市场份额?在浙江省这个历来被称为“资源小省”、矿产资源并不丰富的地方,他们到底是凭借什么创造了每年7个亿的产值?……请读者们随着记者的脚步走进宁波,走进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一起来揭开这些谜底吧-----

   

浙江省地勘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又名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成立于1958年,现今坐落在宁波市海曙区宝善路206号。

这是一栋大概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的五层办公大楼,楼虽然今天看来已不起眼,但显得沉稳、坚实而又实用。走进办公大楼的大门,门厅两边的墙上陈列着该队的简介以及多年以来获得的各种荣誉。从中,你可以大致领略这个队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在记者的印象中,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队长罗森尧是一位儒雅、睿智、长于思辩而又行事果敢的干将。面对记者的采访,罗森尧深情地说,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历任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水文队的丰碑上将永远铭刻着他们的名字,水文队的功勋册上,也将永远书写着他们的奉献。

        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作为一支专业从事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工作的专业队伍,改革开放以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基本上以完成计划内的地质工作任务为主。改革开放特别地勘队伍实施属地化管理以后,该队牢记温家宝总理关于新时期地质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的要求,树立“大地质”观念,依托专业优势,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在城市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大显身手,为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成绩。

据记者了解,在计划经济时期,该队先后完成了浙江全省12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探明地下水资源136亿立方米/年,找到集中供水水资源地50多个,为城市、工矿、部队、农村建井1100多口,提供日可采水量30万立方米,发现温泉和地下热水点26处。嵊泗列岛找水,单孔进尺超过300米,创造了国内第一次在距离大陆50公里远的海域,探查到地下淡水资源的记录,为勘查和开发嵊泗海底淡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历时三年半,编辑出版了《浙江省水文地质志》,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水文地质的历史和现状,为浙江省经济建设规划、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早在1986年,针对宁波市地面沉降的现状、危害和引起沉降的主要原因,该队和武汉地质学院合作完成《宁波市地面沉降工程地质研究报告》,向宁波市政府提出采取控制地下水开采、限制地下水使用范围、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普及人工深井回灌等措施,效果甚佳,目前宁波市区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2011216日(正月初三)一早,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张文杰接到余姚市国土资源局相关领导的电话,告之该市陆埠镇杜徐岙村发生了山体崩塌,导致村民房屋被毁,要求派员进行应急调查。放下电话后,张文杰所长推掉了全天的安排,立即准备野外调查工具,亲自前往陆埠镇,与陆埠国土所负责同志一起赶到杜徐岙村,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该山体崩塌发生于前一天下午,造成坡脚村民房屋损毁,且该崩塌上方坡体松散覆盖曾和风化基岩仍处于临空状态,坡体岩石发育不利的竖向节理裂隙面,稳定性差,遇震动、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极可能再次发生崩塌,将危及坡脚6间三层民房和1间二层民房,并威胁坡下方313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根据崩塌现状,张文杰所长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应急防治措施。应急调查结束后,张文杰所长又立即组织人员编制应急调查报告,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以最快的速度送交余姚市国土资源局。

其实,这只是该队多年来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几个小片断----

作为全省首批仅有两家甲级资质的单位之一,该队在地质灾害防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位,在该领域大展身手。该队副队长、总工程师蒋建良担任宁波市地质灾害防灾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长。据他介绍,自2000年国家实施建设用地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来,至今,该队先后完成杭州湾跨海大桥连接线、甬金高速宁波段、白溪水库引水工程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000多项,完成宁海黄泥山滑坡、镇海香山文化等公益性地质灾害调查300多项。

20101216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余姚市四明山地质公园建立省级地质公园,这在宁波市尚属第一家。事实上,这个地质公园凝聚着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几年的心血和努力。

近年来,该队根据旅游地质方兴未艾的形势,把开展地质遗迹调查等作为大队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的契机。先后承担了浙江省恐龙化石调查、天台恐龙蛋、新昌硅化木、四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宁海伍山石窟国家矿山公园等一大批有影响的重大地勘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自身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离不开地质工作的技术支撑。该队承担的浙东首个试点的“慈溪市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农产品安全评价”项目,通过勘查、遥感、信息等现代技术,对农业地貌、土壤岩石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与水环境、滩涂地球化学等进行综合调查与评价,为合理布局农业,进行农业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工程勘察市场的一支劲旅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是一个有着“海陆两栖部队”、全省勘察行业第一块“金字招牌”美誉的工程勘察单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该队承揽与完成的重点工程勘察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处于领先地位。

据记者了解,自该队工程勘察成立以来,主动投身市场经济大潮中,始终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地质工程勘察业务涉及海上(含港口码头)重点工程勘察,机场、核电站重点工程勘察,能源、电力重点工程勘察,交通、水利重点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其他领域重点工程勘察等众多领域。

   提起海上勘探,浙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宁波分院的潘坚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娓娓道来:从宁波北仑港、舟山港区、嵊泗渔港、嘉兴乍浦港到杭州钱江六桥、温州瓯海大桥、上海黄浦江大桥都留下他们的足迹。

东方大港--宁波北仑港,20多年前还是一片海涂。国务院关于开放北仑港的指示一下达,该队一马当先,当时的大队党委书记亲自上前线给大家搞后期保障工作,除承担矿石中转码头的全部陆域勘探外,还承担难度极大的海上钻探施工,完成钻孔222只,进尺8528米,以优质高速为大港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20107月,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接到美国国际桥梁大会寄来的通知,该队完成的“海域岛礁桥梁地基精细化综合勘察技术研究”获得桥梁工程地质勘察大奖。喜讯传来,参加这个项目的技术施工人员激动地哭了。

他们清楚地记得,20096月接到任务之后,他们马上就投入到五座跨海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西堠门大桥的实体工程勘察项目之中。施工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大桥所处的海域孤丘裸露,暗礁丛生,水深流急,漩涡强烈,最深的地方有90米。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技术施工人员充分展示了“海陆两栖部队”的雄风,凭借海上作业的丰富经验,通过拱搭建平台、拼船,下海底钢管、导向管、锚固定点及泊船等手段成功钻探,取到完整的岩层土样。

200912月底,连接舟山本岛与宁波的舟山连岛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从此,孤悬海上的舟山终于与大陆连在了一起,浙江省11个市也全部实现了高速公路相连。当人们驱车驶上大桥,遥望波浪翻涌的海面时,他们除了赞叹桥梁建设者的伟大,也一定不会忘记曾经在水下几十米处的海底进行施工的地质工作者的艰辛。

     谈到能源建设,就不能不提到浙江镇海炼化。自“七五”以来,镇海炼化所有的勘察项目基本上由该队承担。在长期的合作中,该队的质量和服务,深得镇海炼化公司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好评。“镇海石化总厂厂区8×5万立方米原油罐”场地的勘察中,该队对各种基础方案进行了综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并根据大型油罐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利用桩、土、承台板共同作用的受力原理,在确保工程安全使用的前提下,推行岩土工程技术,大胆提出“适当降低安全系数”可达到同样效果的建议,被设计单位所采纳,这一建议为甲方节约基础投资580多万元,受到了甲方高度评价,也留下了“技术精湛”的美名,勘察成果获得浙江省优秀勘察一等奖。

     近几年,浙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给工程勘察市场带来不利影响的形势下,该队继续发挥工程勘察专业技术优势,在交通、港口码头、桥梁隧道、机场核电、国防水利、石化能源等领域全面开花,先后承担了1900万元的宁波轨道交通二号线KC211标、1200万元的杭州市奥体博览中心二标段、800万元的国家石油储备镇海基地等一大批上百万元的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勘察。

在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决策者看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传统的产业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这样,就需要在延长和做粗产业链做文章,不断抢滩新市场,以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来,他们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发挥产业链的主业优势。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全国地勘单位大同小异,除了地质勘查业之外,一般都有工程勘察业和基础施工业。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也是地勘单位走向市场的“拿手好戏”。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自1986年组建浙江省工程勘察院以来,经过20年的努力,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已发展成为浙江省工程勘察行业的第一块牌子,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为了抢滩新市场,该队围绕工程勘察向两头延伸。1990年成立浙江省岩土基础公司,形成了产业链的最初雏形。浙江省岩土基础公司实行适合自身专业特点的经营责任制,加强对外联合与协作,尤其是与中央企业的联合,在一些国家、省市重大工程中拿下项目,充分显示公司的竞争实力。

    实施产业链的相关多元化。伴随着工勘市场的快速发展,测绘市场也迅速崛起。1997年,该队将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测绘分院、制图分院两家非法人单位联合组建为宁波国土测绘院,成为宁波市三家甲级测绘资格单位之一。去年,经过人员、资源的重新整合,测绘院下设三个分院,一个制图分院,内部既协作又竞争,经济上独立核算,技术发展速度快。测绘与工勘的强强联合,在项目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总体上来看,工程测绘是从工程勘察母体中脱壳而出,成为产业链中的一极,在应对宏观调控中发挥了富有成效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为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开始推行工程监理制度,那时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就成立了工程建设监理部。监理部抓住社会上监理单位不多的机遇,在1997年进入宁海的海塘监理领域,一炮打响,迅速发展壮大,随后不久,他们成立了宁波方正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成为该队产业链格局中新的一极。目前公司已更名为浙江方正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19961997年国家宏观经济实行“软着陆”,该队开展全队性的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大讨论,结论是进入工程设计领域,一来与现有产业关联度较高,二来是勘察施工的上游产业。但大队内部没有设计资源,于是只有通过整体引进,1998年将两个设计研究所合并引进,组建成宁波市工程设计研究院,丙级资质证书,2002年升为乙级2007年取得甲级。虽建院较晚,但起步标准高,发展快,成立后短短几年时间,业绩突出,并将市场扩大到宁波、温州、台州、舟山、金华及河北秦皇岛、河南开封等地。自从有了工程设计院,能及早、更便利地捕捉到测绘、勘察项目信息,为该队赢得市场先机,至此该队产业链基本形成。

    发挥产业链的协同优势。从战略管理角度来讲,相关多元化经营的根本原因在于获得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核心能力的输送与资源共享。多年的资金和经验积累,该队形成了工程勘察和岩土施工为主体的核心业务,奠定了自己的品牌和核心能力,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作为核心业务的工程勘察和岩土施工应对宏观调控的主要做法是:

    开拓新的市场地域。浙勘院重新对市场进行了细分,一是开拓省内的县域市场。当前快速发展的浙江县域经济,为工程勘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分院在县域地区增设工程处。二是开拓省外市场,主要是北上江苏,南下福建。岩土公司在重新开启上海市场的基础上,开拓内蒙古、苏州、丽水、绍兴等市场,还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承担了印尼北苏风港燃煤电站桩基工程项目管理。鼓励和扶持有一定条件的分公司向热门专业转型,走“精、专、特”的发展路子,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拉长产业链。一是开拓岩土工程设计领域;二是开拓岩土工程检测领域;三是开拓矿山安全检测;四是开拓勘察监理领域。

支柱产业受到市场青睐后,会自动向两头产业链传递能量,这样产业链不仅变长了,也加粗了,而且是环环相扣。宏观调控以来,该队工程勘察就与工程设计采取捆绑式招标,成功地拿到很多项目,实现工勘与设计单位的互惠共赢。    此外,完整一条龙服务体系的产业链优势,还表现在经营工作和项目的承接上,是一个用金钱买不到的“硬通货”。一是资质全,要什么有什么,二是资质高,都能干得最好,这样有实力的单位甲方单位愿意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该队先后完成港口码头、机场、核电、能源、电力、水利、交通、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20000多个工程勘察项目,其中国家、省、市重点工程近1000项。

有人感叹:在这一串串数字和一份份荣誉的背后,写满了浙江工勘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追求一流、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地质找矿工作曙光初现

地质勘查业是立局、立队之本。地质勘查业是主导产业,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当前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地质勘查业无疑是最具成长性、现实性、前瞻性的产业。

该队队长罗森尧告诉记者,浙江省地勘局领导班子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地质找矿工作。今年54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省地勘局局长、党委书记华宣奎专程到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就该队干部职工关心的地质找矿、海洋地质工作等进行调研。

在听取了该队有关地质找矿工作的进展情况后语重心长地指出,省局对地质找矿工作的导向非常明确。地勘单位在找矿方面的独特优势可以用“垄断”来形容,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华宣奎局长认为,宁波、台州、舟山三个地区都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和前景,叮嘱该队在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方面要有紧迫感,并就地质找矿工作如何实现为社会作贡献和自身效益最大化、如何统筹考虑基金项目,如何加速培养地质找矿的人才和自己的钻探力量,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谈到海洋地质工作,华宣奎局长说,浙江是海洋大省,“海上浙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地质工作如何积极参与和跟进,服务于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重点发展领域。而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前从事过海洋地质工作,也有这海洋地质方面的人才,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要紧紧抓住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进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从政策、环境、实力、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便能尽快付诸实施。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这个队紧紧抓住国家重视地质找矿工作和金融危机以来矿业复苏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的新机遇,充分依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专业优势,在产业布局上更加突出地质勘查业的主导地位。

他们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组织结构,整合大队现有资源,突破各专业领域,把分散在各个经济实体的各种资源、资质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即大队把各法人单位性质相同、专业相近的矿山地质、区域地质及水工环专业重组,同时返聘部分老专家,组建和加强了4支地质勘查单位建设,分别是矿产开发勘查院、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研究院和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据了解,为了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该队主动向省局提出请求,要求选派一名地质找矿方面的专家来队担任副队长。这一要求得到了局里的支持,局里专门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原队长、地质技术骨干李海亭调往该队担任副队长,主管地质找矿工作,并及时组建了地质分队,专门从事找矿工作。

由于从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措施上到位,政策上倾斜,围绕快出成果,出大成果去进行工作,目前地质找矿工作初见成效。据了解,目前该队已成功登矿权21宗,还有3个在报批登记之中,这些矿权总体质量、成果、效益都不错,有9个探矿权在开展普查工作,改变了以往地质找矿在全省地勘系统较为落后的被动局面。据了解,仅2009年,该队投入的地质勘查经费就超过了520万元,新增探矿权3宗,同时承揽了长乐幅15万地质调查项目,仙居11个萤石矿权,在选择部分矿点开展工作,有重点突破,黄岩大寺基、奉化棠岙两个矿区已完成设计任务,达到预定目标。

据该队副队长李海亭介绍,该队在天台龙溪乡银坑矿区的地质找矿已获初步成果,已探明铅锌矿体储量为9.64万吨,已达到中型。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的领导和相关专家也多次到实地进行调研,认为该矿体前景广阔,有必要进一步投入资金再做工作。该矿已相继被列为2010年中央、省两级财政补助项目,有望为大队抱回一个“金娃娃”。同时,预计今明年部分矿权可以进行转让,产生效益。

据记者了解,浙江省作为经济大省,对资源的需求呈现快速的增长态势,在陆地自然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新能源资源的补充。近两年来,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领导“关于地勘工作参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指示以及省地勘局要求寻求地勘工作服务海洋经济的切入点的要求,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会同省地勘局经济发展处组成海洋地质调研组,围绕“进入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可行性”和“开展海洋地质环境保障工程”两个课题进行调研。在充分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调研组提交了具体的调研报告。按照调研报告,海洋地质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从海洋矿产资源勘探的角度来看:浙江省有着广阔的海域,包括专属经济区达26万平方公里,东海平均深度在100米左右。近海与大陆架矿产资源主要有:大陆架油气、滨海砂矿、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海底淡水等。

有关专家认为,按照调研掌握的情况,浙江省可把东海大陆架尤其是东海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作为今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保障基地。鉴于海上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勘探投入风险较大的实际情况,要按照合理部署、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分阶段开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探:第一阶段进行战略准备,组建海洋地质勘探的专业队伍;第二阶段圈定找矿远景区,基本摸清油气等浅海矿产资源;第三阶段进行实质性的钻探,为商业开发做好准备。

从当前的情况看,要着手进行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把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以利开展项目合作、人才引进、设备投入、科研考察以及后期的开发工作。二是创新油气勘查和开发体制和机制。在目前我国大陆架上油气勘探以三大油气巨头为主,而近海一带的勘探相对是一个空白的情况,可探索在近岸开展石油勘探和其它矿产资源勘探,然后逐步走向远洋和大陆架。三是加强与央企和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交流,共同勘探开发。历史上海洋资源勘查基本上在国家层面上进行,央企和国家级科研单位已经积累了许多第一手的地质资料,因此,地勘单位参与海洋油气开发的初始阶段应首先考虑与央企及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逐步由省地质勘查局牵头,组建专业的海洋地质勘探队伍。四是可以将东海盆地南端作为油气田勘探首选靶区。据调查,浙江沿海的温州盆地曾经开展过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有一定的勘探前景,因此可以考虑率先在温州盆地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工作。

从海洋地质保障工程的角度来看,按照国务院《海洋地质保障工程》的总体实施方案,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条件,当前应当着手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基础海洋地质调查。对浙江省来说,进行海洋开发尤其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小比例尺的调查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应及早争取或提前布置全省性的海岸带及海域125万调查。在宁波和舟山市海域、海岛等重点发展区域,甚至应该开展110万的海洋地质调查与评价,查明海洋地质条件。二是开展海洋经济开发重点经济区、重大地质问题区综合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宁波--舟山地区作为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但开发会直接带来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宁波—舟山核心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应成为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是考虑由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牵头,会同有关方面在宁波或舟山海洋科技开发示范区内建立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开展相关海洋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填补我国没有一个海洋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的空白。四是建立浙江沿岸和近海海洋地质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其动态变化,为浙江省海岸带和近海海域生态建设、资源开发、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提供各种地质环境信息。

浙江省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大队是全国地勘系统首家拿到海洋使用论证资质单位,在开展海洋地质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按该队队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地质环境研究院院长叶兴永的话说,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海上浙江”发展的提速,为该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浙江省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大队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海洋地质保障方面将大有作为。因此要先行一步,力争吃到“头口奶”。

“地热”作为一种液体矿产资源,其勘查是该队传统优势领域。去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从节能、低碳、环保、休闲等视野来谋划全省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而按照浙江省地勘局“一队一矿一楼”的发展思想,该队在地热的开发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据了解,当前,该队正在抢抓机遇,在杭州、宁波、舟山、遂昌四地同时开展工作,其中杭州地热勘查通过大区块工作基础上,目前在闲林埠开展前期物探工作,并已取得地热探矿权;遂昌地热已取得重大突破,打出日出水量1500吨、水温40℃的优质温泉;舟山地热正在做前期工作;宁波盆地地热勘查已立项,具有成为较大地热田的潜力。如果在省内经济发达的主要城市如杭州、宁波取得重大突破,这对地质立队和促进地勘经济发展,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的。

总体上看,经过多年的努力,该队已基本形成以地质勘查及矿业开发为主导,以工程勘察、岩土施工为支柱,以房地产开发、钻探钻具制造为辅助的三大产业体系。

                            

进入2008年以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以队长罗森尧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抓住地勘行业迎来第二个春天的重要机遇期,贯彻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地质勘查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勘察施工测绘支柱产业,稳步慎重发展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实施了转型升级战略、管理创新战略、人才战略三大战略,开始新一轮创业。

一、转型升级战略

他们认识到,近20年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外延式快速扩张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地勘经济进入发展稳定期。加快转型升级,是浙江省地勘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根据当前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与长远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也是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进一步发展地勘经济,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主导产业:选准重点,力求突破:众所周知,相对于工程勘察等优势产业,地质找矿业是该队近几年加大力度重点扶植的产业。为了切实做强做大这一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新的优势专业。他们调整管理模式,在政策管理、收入分配、人事安排、期权奖励与激励等方面制订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引进地质找矿人才,鼓励地质找矿人员打破常规,大胆突破,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地勘专业单位综合实力得到以加强,地位得到提升。

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的工勘施工测绘业在地勘单位创利和安置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地勘延伸技术服务社会、参与竞争的法宝。该队所从事的勘察、设计、监理、监测、测绘、物探、测试、基坑工程、防灾治灾、基础施工都属于“大岩土”范畴,是该队的强项和优势所在。而岩土工程设计、监测、检测等领域前景看好,在该队属于成熟型产业,获利能力明显高于传统的工勘业,因此是工勘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近年来,该队推进工程勘察专业向综合方向转型升级,对二级单位进行整合,强化大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管理、技术、品牌、服务、设备优势,以构建知识密集型、高效益和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为目标,通过二级单位数量的扩张,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成效明显。当前,该队大型工勘分院,年业务量超过3000万元,小型分院也能达到1000万元以上。2008年以前,工勘项目能拿到500万元的单子几近空白,这几年连续多次中标超过1000万元的大单,最大的一单达到近2000万元。2010年,已有多家二级单位完成的实际利管费超过1000万元。

其他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该队其他产业目前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地质宾馆、地质钻探器具加工业等。以房地产开发为例,该队除自己操盘开发的舟山一个楼盘有所斩获外,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在浙江平湖、江西高安等地的项目开发均以无功而返,在景德镇前期购地投入近亿资金准备进行房地产开发,也因项目远离本土,不确定因素非常多等不利形势,不得不全身而退的状况,确立了驻地开发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收缩战线,及时转让江西高安、景德镇等地块,妥善处理平湖项目,收关岱山项目,至去年底基本了结房地产历史项目。

     近几年来,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通过内外兼修,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掘并举,战略扩张与战略收缩并举,外抓市场毫不放松,对内打造全新的组织结构,张弛有度,加快转型升级,成绩斐然。

二、管理创新战略

     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以来,水文队率先在局系统实施事企分开运作改革,将作为事业部分的大队和作为企业部分的队属两大法人单位省工勘院和省岩土公司分开,改变当时吃大锅饭、资金运行捉襟见肘的被动局面,几年下来创造了一定的积累。事企分开运行到了2007年,新的矛盾和问题积累加深,各法人单位各自为阵,内耗加剧,产生“一队两制”现象,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大队管理严重失控。

近几年来,调整后的大队领导班子开始进行队伍结构调整,确立大队主体地位。所有队属二级法人单位统辖到大队管理范围之内,班子成员从原有三个层面归口到大队一个层面,机关管理覆盖全队,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干部任用、重大决策、风险控制等在大队的受控状态。这种调整既是势在必行,也符合省局结合以往事企分开运行实际,强化队一级管理职能,实现队管院、公司的改革精神,有利于发挥大队的整体功能和资源优势,理顺了内部管理体制,重塑了大队“统、严、一盘棋”管理新形象。

他们还汇编并修订了内部规章制度,涉及内容达40多项,涵盖全队管理各方面,通过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民主化管理。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打造和谐地勘。这样,一切有利于大队经济发展和保持队伍和谐稳定的资源,在全队实现了最大化利用。

                        三、人才战略

    作为传统的地勘强队,如何保持优势和进一步加快发展,是浙江水文队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新的形势下所思索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结论是大力实施人才强队“一号工程”,厚待人才,走“知识密集型”发展道路。这个队的人才战略分为几个部分:

    人才吸引战略:人才资源是现代社会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吸引人才,该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型领域。该队瞄准行业发展趋势,逐渐从劳务型领域退出,减少劳力人员,不断开拓科技型领域,保持原有勘察、测绘优势领域基础上,逐步转向工程设计、深基坑设计、检测监理、岩土工程咨询、测试、防灾治灾、特种工程领域,为吸引人才提供强大空间支撑。

    其次是提高领导人自身的素质和认识。大队领导班子认识到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必定要掌握核心技术,根本出路在于吸引和聚集人才,思路决定了出路。

    再次是加强单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声塑造。该队无论是在行业内还是在驻地浙江宁波市,都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这无疑为人才引进战略赢得了先决条件。

    第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过去五年,每年新招进大中专毕业生总数均在30名以上,同时从江西、河北、省内其他各地引进不少高层次人才到队上担任相关领导职务。

人才发展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该队注重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决策层的大队领导班子建设,二是决策执行者的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品牌建设和质量守门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经理队伍建设。

    在实践中锻炼和检验人才。该队一贯做法是将挑选的优秀毕业生安排到一线,通过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挑大梁、压担子、实施岗位技术津贴等多种途径,使刚来的大学毕业生较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年轻人因此很快走上领导岗位,建功立业。

    加强培训教育。根据技术发展需要,该队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深入开展岗前培训、达标技能培训、提高充电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挑选优秀的青年技术骨干到浙大、武大、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研究生班学习。定期和不定期对现有各类专业人才进行培训。

    实施专师带徒制。针对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新大学生加入实际情况,该队推行“专师带徒制”,选择综合素质好、业务拔尖的技术骨干实行“一帮一”,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

    厚待人才战略: 吸引人才,发展人才,最终要留得住人才,继续为我所用,就是要实施人才保持战略。

    制度保障,这是厚待人才的刚性措施。大队《经济责任承包制》中明确《实施承包津贴和重要技术岗位津贴执行办法》和分配政策向野外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先后出台《注册土木工程(岩土)管理暂行办法》和《人才引进暂行规定》等,让全队广大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各项津贴按就高不就低办法执行,由于津贴标准高,力度大,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拿的人硬气,没拿的人服气,有力推动人才的工作热情和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经济利益保障,是厚待人才的核心部分。主要做法有:

    ——分配政策向野外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具体表现在中等以上经济效益的生产单位一般性技术人员年收入都比机关科长要高,机关管理人员的平均奖金按野外一线人员的60-65%确定。

    ——实行重要技术岗位津贴和承包津贴,按全队专业人员60%确定享受人员数,分200元、400元、600元三档按月发放;各经营单位承包人按完成的利管费确定承包津贴,按月发放,最高的已达到每月3300多元;

    ——对取得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技术人员,实行一次性奖励、发工作补贴和项目补贴三结合。经特许、考核认定的,一次奖励5000元,经专业考试认定的,一次性奖励8000元,经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认定的,一次性奖励10000元。工作补贴根据所在单位产值按比例提取,最高每月1700元,最低以每月600元发放。以注册岩土工程师奖励为例,到目前全队23人已分享了18.8万元奖金。

    ——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为欢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人才的到来,该队大胆突破现行的分配政策瓶颈,如报销所有前来洽谈、面试、考核、考试等费用,引进后发易地安全家费2-3万,明确规定高级人才第一年年薪不低于3.8万元,博士研究生第一年年薪不低于5万元,优先享受单位的购房补助政策,租房者每月补贴600元等诸多优惠条件。

    工作环境保障。通过加强各驻地基地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配置性能先进的电脑和空调,硬件设施一流。几十年来,热爱水文队,热爱地勘事业在浙江水文队是一种传统,职工对单位强烈的忠诚与责任感,为人才营造了一个人际关系融洽、集体荣誉感强的软环境。

这种“厚待人才”战略,使该队抢占了市场竞争中的制高点,大量人才的聚集,为实现“知识密集型强队”之路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获利水平。

 科技人才兴队战略:通过实施“厚待人才”等措施,该队培养和造就了总量超过450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队伍。其中,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260人,教授级高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21名,工程类注册师100多名,为进一步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获利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队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我队最大的财富,不是资产,不是金钱,而是我们有一支素质较高,能吃苦耐劳的职工队伍,有一批富有朝气的技术人员,他们是我们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是我队能长盛不衰持续发展的源泉。使我队的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发展壮大”。

纵观浙江水文队的发展不难看出,正是这三大战略的实施,为这个队经济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年前,该队收入不过1.4亿元,利润不过500万元。但最近三年,该队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6个亿左右,经济效益年增速在10%以上,也是职工收入增长较快、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最好的三年。2010年,该队全年完成结算收入达72084万元,考核利润达5598万元,上交国家税金达3177万元,净资产达25640万元,在职职工收入连年增长,净资产已是10年前的3倍多。

  

50年的风雨历程,该队由过去的“一叶小舟”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勘察-地质找矿---测绘-设计-施工-监理的产业多元化的联合舰队,并铸就了“求实守信、优质高效、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一面光辉旗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据不完全统计,50多年来,该队先后有15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连续11次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原地矿部授予的 “文明单位”、浙江省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浙江省勘察设计十强单位”、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最佳经济效益500强” 等荣誉称号,并被国家四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

当记者问及该队为何能够在市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果时,该队队长罗森尧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在浙江这块市场经济较为发育的热土上,工勘业要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多年来,该队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为家,主动适应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长加粗产业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抓住“经营是龙头”,发挥专业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为工勘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联营、联合、“走出去”。近年来,随着大型、特大型项目的增多,技术要求的提高,内部不少分院无论是项目的承接上、项目的生产安排上、还是技术的交流推广上,首先是能做到内部联营联合,提高打大仗硬仗的能力。其次是深化外部的联营合作,借助“外力”,向多领域渗透,扩大市场影响力。一些工勘分院通过和宁波、上海、北京、天津、铁道、石油等设计大院、大所合作,充分利用我们的品牌、社会资源、互利共享,广泛进入市政、铁路、油气、机场等勘察领域。同时借助“外脑”,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服务领域。

    市场化道路离不开“走出去”战略。近年来,该队继续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省外工勘产值连年创新高,2010年达到新的峰值,全年在上海、福建、广西、河南、河北、云南、江苏、河北、海南等全国十多个省份广泛承担了一大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有影响力的大型工勘项目,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对外提升了浙江地勘单位品牌。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市场。近年来,该队更加注重打开队门,在心态、观念、行为、信息、资源等全面接轨市场。该队班子成员亲力亲为,主动与省国土资源厅、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合作大型客户单位加强联系,建立和理顺外部关系;宁波市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兄弟地勘单位的领导也先后多次来队考察,该队都是打开队门热烈欢迎。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该队技术创新成果频出——在湖州东林联通通信塔基地边坡加固工程中,首次采用预应力锚索技术获成功;在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初勘中,首次采用钻孔CT、钻孔电视、孔内压水等多项野外原位测试获得成功;首次采用卫星影像技术,完成了宁波中心城区挂图……在水上领域,该队在嵊泗创造了国内第一次在距离大陆50公里远的海域探查到地下淡水资源的纪录;海上钻探和竖井勘探,首开国内同类项目水囊止水试验;扁铲试验成功应用于上海杨浦线轨道工程勘察。

营造全新的发展环境。围绕市场化发展道路,该队在经营管理、考核分配、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同时在政策舆论导向、关注民生促和谐、规划发展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一是公正公平,透明处事,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二是树立正气,在全队掀起比业绩比贡献的新浪潮。大家以奉献为荣,以为单位多作贡献为骄傲,各分院之间非常团结和睦,以多完成利管费上“龙虎榜”而暗地里较劲。三是对那些不称职、职工群众意见大的中层干部,敢于及时果断调整,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四是重视民生。每年给职工增加工资、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对二级单位逐步放权让利、将职工医保变更为公务员系列、退休职工社保全部纳入地方统筹、不断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多种措施,办实事办好事年资金超过2000万元。五是着眼长远发展,谋划总部办公商业群楼建设,加快基地存量资产的盘活,构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创造一个“越干越开心,越干越有劲,越干越踏实”的良好氛围。

全力打造企业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队一班人不断转变观念,全力推进以建设“两个文明”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个队充分发挥大队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创先争优”的引领作用,根据野外工作特点和规律,该队党委决定,不论生产单位大小,均设立党支部。积极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等活动,增强了党支部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出现的部分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不强,主人翁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欠缺,注重少付出多回报的现象,该队党委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三光荣”精神,通过“典型引路”,宣传先进,引导和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发动广大的干部、职工,精心提炼该队核心价值观。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讨论,终于提炼出“知荣辱、讲责任;知感恩、讲奉献”的十二个字核心价值观,并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和认可

在成绩面前,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的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双十”发展目标,即“十二五”期间利润、职工收入年均增长都要10%,让队伍综合实力和职工收入与福利待遇实现新的跨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实现“十二五”稳健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做实做好做到位,提升水平;三是为适应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等核心骨干团队建设;四是全面加强地质工作,实现地质找矿的突破,需要抓住国土资源部“358”和浙江省“751找矿宏伟目标的契机,进一步强化发展思路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强地质找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地质找矿人才的培养;五是在地热勘查、浅层地温能等领域要抓住战略机遇,先行一步,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

罗森尧深有感触地说,五十多个春秋,一路风雨兼程,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找到并坚持了一条适合国有地勘事业体制的成功发展模式,全队上下有着共同的理想,有着共同的“队道”,按照即定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全体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用十年或许更短时间,一定可以再造一个新的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宋代著名的改革家兼文学家王安石曾在一首赞美宁波的诗中写道:“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度水香。” 对于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这个曾被命名为“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又在近几年被公认为地勘行业开拓市场化发展道路的一面旗帜的地勘单位来说,我们期待她青春永驻,花香四溢

                              (赵腊平 董盛明 张定章 黄慧琴)

 



Copyright © 2017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Co., Ltd. 

浙ICP备16024605号-1